Thursday, October 16, 2008

由阿扁的塔羅牌趴看人生的抉擇

這兩天爆料天王邱毅說阿扁去算塔羅牌,結果為了抽到死神卡而臉色大變、眼光犯出淚水。

其實我也去算過一次,就在前年人生遇到一些麻煩的時候。

我還記得塔羅牌老師跟我說,電視上那種幫周滷蛋算他跟喉主播是不是有結果的,全部都不準,「因為塔羅牌一定要由被算的人本人的能量才會準」,我那時候也是半信半疑;昨天飛碟Johhny的節目開放會算塔羅牌的人call in,結果打進來的十個有十個說塔羅牌算自己不準,「因為自己對牌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會猶豫、迷惑,所以不能算自己」結果Johhny當場就說聽眾是「兩光」,讓我覺得他很帶種XD。

其實塔羅牌到底能不能算自己我真的不曉得,但我以親身經驗來看,塔羅牌應該比較像一種心理治療,只是透過比較神秘的儀式來取信於你,或者是說達到效果。

人生的機率

更大圖可按此

你看看有多複雜!在這張圖裡每個分歧點可能都存在著一個機率,也許你希望的結果是「感情升溫」,但事實上會面臨迷惘的結果就是你在當下無法判斷到底人生會走哪條路。這張圖可能呈現的只是一種抉擇,事實上每個人每天會面臨多少條抉擇?這些抉擇相互影響結果的機率又是多少?天曉得!

這種情況下要來問塔羅牌了,這樣懂了唄!

其實塔羅牌多半會鼓勵人們走比較積極、正向的那一條,我個人也是比較傾向,因為我相信只要保持正面、努力的心情去做,相同的回饋也會被你內心所想的吸引過來的。

[+/-] Read More...

Tuesday, October 14, 2008

常搭旗津-鼓山渡輪的旅客要小心!

幾年前曾帶老媽到淡水搭渡輪,印象中還滿有規模的,船上的設備也不會讓人有什麼不安心的地方,但沒想到其實有收費的渡輪,不代表有保障!

這是淡水-八里的渡輪,不是旗津-鼓山的啦

[+/-] Read More...

Sunday, October 12, 2008

無良樂器行

我的樂器

這是我的目前使用的樂器,有三把吉他、兩顆音箱、一台綜合效果器、四顆單顆效果器與一顆電源供應器,還有一堆導線,其中至少有八成以上都是跟基隆亞邁買的。


我是在升高一的時候開始接觸吉他,加入基中熱音社後,為了第一次成果展,決定花一筆錢買一把電吉他。

那時候社團學長常常待在基隆吉祥大樓裡一間叫「超級玩家」的樂器行,老闆據說是基中學長,向我推銷樂器的時候很豪邁的指著牆上一把藍色、虎紋、Les Paul型的J&D電吉他,跟我說「自己學弟,算你半價就好了!」為了這把吉他我還跟我媽吵了一架,後來在我爸的力挺之下,花了一萬三千元才買下手。

後來經驗漸長才發現,這把琴市價約在七、八千左右.....

-----------------------------------

[+/-] Read More...

Saturday, October 11, 2008

小啟:nightpluie.com正式註冊

很久沒更新網站了,這禮拜因為練團再度順延,花了點時間整理,順便也預告一下這裡即將復活囉!

 ‧正式註冊nightpluie.com,也就是說未來網址只要nightpluie.comwww.nightpluie.com就可以連結到本網站,但網站的host還是在hinet的免費空間。

 ‧網站更名為「nightpluie.com唐鎮宇的藍星個人官方網站」,未來將以此為基地,繼續侵略藍星,請大家多多指教!

 ‧因為在Hinet主機下的網頁全部硬加入框架的廣告語法,雖然我已經設法擋起來,但在讀取首頁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短暫的廣告或是卡住等情況,這時只要按F5重新整理即可。

 ‧也因為Hinet的框架廣告,所以所有網頁的網址只會顯示一開始連結的網址,而非該網頁真正的網址,這個問題目前無解,請大家見諒囉!

 ‧修正了「圖表冒險」的版型,配合「鎮宇說」的版型稍做修改,希望能取得一致性。

 ‧「藍星報導」的部分,成為正式記者後,才發現並不是每條新聞都這麼值得留下,有時候時間過了就沒有價值。以後只會放我採訪過覺得還不錯的新聞跟大家分享,但2003-2005的採訪日誌與報導還是會繼續放著。

 ‧未來在「鎮宇說」blog,除了繼續不停的碎碎念之外,我還會盡量在每天與大家分享與勞工或消費者相關權益的新聞,當然也開放大家問問題,如果讀者有任何與勞工(如工資、工時、勞保、勞保年金、國民年金、勞基法..)或消費者(消保法、公平交易法或是一些不合理的事)權益的相關疑問,都歡迎來信到,我會盡力為大家解答。

 ‧工作比較忙,但是我還是很希望把blog這塊弄好,未來我會盡力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的生活,請大家多來坐坐喔!

Monday, September 15, 2008

海角七號的音樂路



 「海角七號」的口碑行銷真的太厲害了。

 因為在MSN的暱稱上看到太多「海角七號!台灣人一定要看!」「哇系國寶ㄋㄟ」「看完海角七號~~好想唱歌喔!」前一陣子,我也跑去看「午夜場」的海角七號。

 簡單來說,海角七號就是把年輕的夢想-音樂、異國戀、海洋、創造力與活力通通結合在一起,我相信很多人會被電影感動,都是因為它把夢想「具體化」了。

  

[+/-] Read More...

Sunday, August 17, 2008

這是我畫的圖表嗎?

2008年7月31日,我從社會組轉到教科文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個製作圖表的機會。

其實這是在社會組很難遇到的,因為社會組平時偏重的是「獨家」,雖然教科文組也喜歡獨家(廢話,哪個記者不喜歡?),但教科文組平時處理的新聞是比較有系統的,可能是有資料、有數據的,所以應用圖表的機會也比較多。

第一天上線,就遇到可以大展身手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啦!今天的題目是「消基會抽檢市售浴廁清潔劑pH值」,抽檢十八件商品中只有三件在環保規章建議的5~9範圍。

先來看一下當天聯晚的圖表:

4450611-1906551


甭說啦,這其實是「貌似圖表」的表格,但它的排序並沒有什麼讓讀者容易理解的邏輯,一下從上到下將pH值由小到大,一下又由大排到小,而且它只有列出不在環保規章建議範圍中的產品,對於那些在範圍內的「乖寶寶」清潔劑,反而沒有好好的「嘉獎」一下。

下午報稿的時候回報報社,本來交代叫我做一張表就好,但我怎麼可能讓這機會從手中溜過呢?為了怕被人打槍,我索性圖、表都做,讓報社自己挑:

抽檢十八件只有三件符合環保規章表格


這也不是我在說,我連做一張表格,都可以輕輕鬆鬆打敗聯晚這張令人看不懂的表格(甩頭)。

抽檢十八件只有三件符合環保規章(原)


這張是本來一開始畫好的版本,出發點是只要讓讀者知道哪些比較酸、哪些比較鹼,哪些是比較溫和,詳細的數據對讀者來講可能不重要。而在底色的部分,則是採用石蕊試紙對於酸鹼的顏色判定。

之所以用散佈圖而非長條圖,是基於以下兩個考量;

 此次表達的數據是重趨勢而非質量:pH值的高低代表的只是一種趨勢,不像財物損失、人數等這麼質感,所以這次用散佈圖。

 要表達的數據有趨近0的數字:有幾個商品的pH值在0~1之間,如果做成長條圖,會使得該項目非常的扁,在表達上可能會有問題。

當然啦,製作完成,還是跟李大師討論一下,結果認為,如果能利用白線淡化可能產生的複雜,又能產生數值的意義,是個不錯的作法。而在底色部分,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石蕊試紙對於酸鹼性的顏色,所以還是以最簡單的「綠色代表安全,紅色代表危險」來呈現就好。

抽檢十八件只有三件符合環保規章


不錯吧!出來的作品來我自己都很滿意。結果報社也同意用圖表,但沒想到隔天出來卻變成這樣...

DSC07768


沒想報社用是用了,但偉大的美編不但脫褲子放屁的把每個產品pH值都給加上,還把底色換成毫無意義的顏色來「美化」,更扯的是,他還把「潔瓷」的pH值0.56誤植成0.26,天啊~~~這不是肯德基!

講真的,像這時候就很尷尬,圖表明明就是我設計的,但是自作聰明修改的美編們卻又不掛名,搞得好像是我一開始就覺得這樣畫一樣,這樣有損我的名聲啊!

這故事告訴我們,要讓自己的作品「完整」的呈現在報紙上是有非常大的難度!不過也好啦,至少在長官的力挺下,終於見報一張圖表,我相信未來繼續努力,應該還會有機會「完整呈現」的!">

[+/-] Read More...

Sunday, July 13, 2008

原來新聞也可以「借位」

7月10日警方執行全國大掃黑,刑事局發佈的消息中,說逮到一位「天道盟財神會首惡」潘立瞱,據說這傢伙是北投分局抓到的,好吧,我的轄區,得去關心一下。

沒想到一探究竟,才發現這傢伙才十八歲,根本就不是什麼財神會的會長、大哥,只是他逢人便自稱「財神會大哥」,在北投地區的國中吸收小弟,四處欺壓國中生。而且這也不是全國大掃黑的時候抓的,只是北投分局前一天逮捕行動後,拘留到早上才移送,刑事局就給他「趁勢」發佈了。

顯然這傢伙只是一個小混混,跟天道盟、財神會根本扯不上關係,好啦,簡單,結案~

沒想到.................

-------------------------------

[+/-] Read More...

Tuesday, July 08, 2008

哪個是真相? - 紅檜俱樂部抗議背後

「...屬於俱樂部內部經營管理事項(例如設施、服務之增減、設施場地修繕等)本俱樂部有權視需要為之,毋須徵得會員之同意」...春天酒店紅檜俱樂部會員約定書,第壹款第四項。

「本俱樂部保證服務品質,會員使用空間及設備,依簽約時之標準或客觀上更加新穎、進步,由全體會員共同監督。」...春天酒店紅檜俱樂部會員約定書,第捌款第一項。

誰對?


DSC07417
-----------------------------------------

[+/-] Read More...

Tuesday, July 01, 2008

社會記者出社會

社會記者講白了,就是要跟條子杯們博感情。

那要怎樣博感情呢?

DSC07262


[+/-] Read More...

Wednesday, May 28, 2008

捷運上年紀最小的違規乘客XD

在捷運上違規年紀最小的人

Sunday, May 11, 2008

ケロロ 去考察 であります‎!

DSC07083
Keroro我今天特地穿上特製的「西裝藍星人suit」,要來去藍星四大報之一「中國時報」考察,看有沒有辦法把中時納入下次侵略計畫的提案中。



[+/-] Read More...

Thursday, May 08, 2008

過去一年的成績單

終於退伍啦!

總共當了343天的兵,之前又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等待入伍,等於花了兩年時間,終於把這個男人一生當中一定要做的事給做完了!

過去一年裡,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 Read More...

Monday, May 05, 2008

大貨車橫行 基隆人的噩夢

摩托車


看到前天砂石車在北二高基隆隧道造成的二死十三傷新聞,激起了我身為基隆人,心中長期以來的恐懼與不滿。

基隆市民長久以來一直忍受與貨櫃車、砂石車爭道的恐怖生活,不只是機車族、開車族要擔心不時靠過來的重型車輛,深怕自己一個不留神馬上就變成車下亡魂;連行人穿越馬路時,看見貨櫃車的龐大身軀,也不禁心下揣揣。更誇張的是,這些重型車輛還會經過國小學童上下學的區域,更是令人捏把冷汗!

[+/-] Read More...

Sunday, March 30, 2008

火車誤點時的「生命」可以做什麼?

承蒙聯合晚報的謝蕙蓮姊姊關注,今天聯晚刊了一則關注台鐵準點率的新聞,關於這點小弟已數度討論過這個問題,more ado。

票價愈高愈不準時


不過這篇報導中引用「網友」的一句話很有意思,「生命應該是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但是我們的生命卻是浪費在誤點上」。這讓我想了一下,這種零碎的時間怎麼樣讓它變成不浪費呢?

或許可以拿來學學語言吧?

前一陣子讀了一本「如何學會各種語言」,作者Berry Farber精通各國大大小小的不同語言,其中有一個秘訣就是,隨身準備好幾張活孔單字卡(或小冊子),把要背的單字放在口袋裡,每當零碎時間出現時,就可以馬上進行一場30秒、甚至是10秒的小型課程。

很有意思吧?我相信這種作法很多人都知道,但卻很少人真的去使用。Berry Farber是用活孔的單字卡,用一本小收納夾夾起來後,隨身攜帶,還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來更新。我自己是弄了好幾本「單字書」,有日文的、有英文的,一面大概寫5-6個單字,背面在寫上中文解釋。

我的單字小冊,左邊是英文、右邊是日文


Berry Farber認為,如果把每年的零碎時間蒐集起來,絕對夠我們好好學習一種語言;而且這種零碎時間特別適合背單字,因為如果你是利用這種零碎時間看研究所的書啦、看小說之類的,由於需要比較多時間投入論述的邏輯中,效果比較不好;但是背單字就是「看跟記憶」,不必花太多時間進入。

我自己的經驗是,因為在零碎時間的背誦似乎還有某些情境因素(比如說等電話啦、等紅綠燈啦、爬樓梯等等),反而比起乖乖的坐在書桌前,更能夠記得清楚。

而且隨身帶一本小冊子,在路上只要看到不知道的單字,就可以馬上把他寫下來,回家查清楚意思後,又可以成為自己的「資料庫」,實在非常好用。

另外就是最好不要去買坊間的「單字書」,因為再怎麼樣都比不上你親手填寫這些單字時的記憶,去買單字書,只是浪費你的錢罷了。

開始這個作法後,你會發現身邊其實有很多零碎時間可以利用;除了剛剛講的等紅綠燈之外,等人、等電話,排隊、上廁所(有醫生習慣了會便秘XD)、爬樓梯、坐電梯、等看醫生(這個通常都要等很久)....真的很多,不過在這些零碎時間背單字的時候,也要留心一下身邊的環境變化,注意安全才行。

‧延伸閱讀

 付錢愈多代表服務愈好?
 通勤電車的乘客就活該倒楣?

 2008.03.30 《聯合晚報》 台鐵準點近10年新低 莒光最會誤點

Sunday, March 23, 2008

民調到底可不可信?

談談民調應該揭露的項目



每次選舉時,常常會聽到各政黨會在政論節目上談他們自己的「內部民調」,奇怪的是這些「內部民調」的數字,常常會和各大媒體調查的數據有不小的落差。這個最好笑的例子,除了2000年選舉的「國民黨內部民調」外,就屬今年2008年的「民進黨內部民調」最為經典了XD。

大家會相信媒體的民調不是沒有原因的。畢竟媒體長期扮演社會傳聲筒角色,即使現在一般社會大眾對於媒體、記者的印象再怎麼壞,還是很難不去相信各大媒體公布的民調。

但要不要相信一份民調,其實跟該媒體的大小是一點關係也沒有的,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現在台灣的最大報-蘋果日報的民調。

踢爆的公信力無法轉移到民調上


一個很詭異又很諷刺的現象,就是常常以獨家、踢爆豎立形象權威的蘋果日報,被他們「爆」出來的新聞常常讓人(大多是電視台記者)義無反顧的相信他們的報導,但他們的民調卻常常被許多媒體人持保留態度??

我想,關於蘋果日報民調的輕浮跟草率,我也不是第一次批評了。現在事隔兩年後再來檢驗,他們也是還依然故我(可見看我blog的人真的很少XD)。不過,最近的蘋果日報民調卻有一個小小的改變:

標明來源不能轉移沒有公信力的事實


是啦,雖然我的標題下「標明經費來源不能轉移沒有公信力的事實」,但事實上,蘋果日報的民調還是有在進步的。從2008年2月23日見報的民調開始,蘋果日報竟然破天荒的開始註明「經費來源」與「誤差範圍」,姑且不去談它的誤差有多麼大的問題,我想這對蘋果日報的讀者來講可說是好事一件啊!

本來以為蘋果日報就此會開始注重民調的信度問題,結果到3月22號為止,見報的16份民調只有12份有新標示經費來源與誤差範圍,這種三天捕魚兩天撒網、三天補習兩天去玩的作法,實在讓我很懷疑蘋果日報新標示這兩項只是「標好玩」而已。

如何檢視一份民調是否可信?

最近選舉我媽一直跟我說她不相信民調,我想對於她來講,民調的產生是一個很神秘的過程,再加上現在媒體很喜歡做民調,從國家大事到家裡瑣事都可以煞有其事的發表一個數據,而且這些民調很多都缺乏科學的「程序」,只是為了追求媒體效果與話題,也難怪我媽會不相信。

一般民眾到底該如何檢視一份民調是否可信?我想這也算是媒體識讀範圍,傳播科系出身的我,就來班門弄斧一下,用最簡單方式來和大家討論,一份民調到底該如何檢視是否可信的問題。

一個有公信力的民調應該經過以下幾關:

1. 抽樣方式
抽樣方式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項目,也是最難控制的項目之一。今天要做一份民調,是用亂數電話簿抽樣好?還是隨機拉路人抽樣?還是發E-mail抽樣?抑或是,乾脆請民眾打電話進來投票?這些都與民調是否可信有絕對關係。

舉例來講,如果用「市話」電話簿抽樣,是不是就只能調查到家裡有電話的人的意向?只有手機沒有市話的人就不管他了?

如果這份調查是由民眾主動聯繫調查而成的,那這份調查以下的關卡全部都不用檢視了,直接丟進垃圾桶就可以了。這個最常見的例子就是每次選舉辯論會,幾個無良的電視台就會開放民眾「電話語音投票」....「支持一號的請按110,支持二號的119」.....然後你就會發現,奇怪,怎麼辯論會還沒開始數字就開始跑了?怎麼三立台跟中天台領先的候選人都不一樣?這只是純粹自爽的調查罷了!

(你看到自己支持的候選人數字領先很爽,電視台看到所有數字加起來乘以30,再換算成新台幣也很爽)

換句話說,抽樣的方式是否合理的能夠涵蓋到適當的母體範圍,以及是否有按照比例對抽樣地區做分配,都是檢視一份民調是否可信的重要指標。

2. 抽樣時間
抽樣時間可不是隨隨便便標個幾年幾月幾號就可以呼嚨過去,應該連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調查通通都要寫才行。舉例來講,如果我今天調查3號唐鎮宇的支持度,結果挑了一個早上10點到12點來調查,你想結果會變成什麼?家庭主婦熟女對於唐鎮宇的支持度?還是超幼齒的3歲小妹妹對於唐鎮宇大哥哥的支持度?OL對我的100%支持跑哪去了?

3. 調查機構與經費
這是談所謂「機構效應」的問題,這個在今年大選特別被許多媒體注意到。講白一點就是說,民視做的民調可能先天上會比較容易偏綠,TVBS做的民調可能先天上會比較偏藍,這個在統計實務都必須要考慮進去。也許你會問,那國民黨跟民進黨他們公布的「內部」民調總是跟其他媒體不太一樣,也是機構效應嗎?老實講,我不認為這種自欺欺人可以跟統計誤差劃上等號。

4. 抽樣樣本數
這就是直接談到所謂誤差值的問題,統計學上有一套公式來計算抽樣樣本數、信心水準與信賴區間(就是所謂的誤差值),這牽扯到太多複雜的公式名稱與數據,在此我略過不多談。簡單來講,為什麼我在圖表上面的說明都寫「理想有效樣本數1068筆」,是因為根據歷來許多統計學家認為,有效樣本數愈多、信心水準愈高(現在一般慣例都設成95%,所以通常是不變的),誤差值就會愈小,但是取樣本也要考慮到效率的問題,不然你民調樣本數直接抓2300萬份不就最精準了?故專家認為1068筆是最能在研究效益與研究信度取得平衡的數據。

那也許你會問,說不定蘋果日報認為一個民調200個有效樣本數最符合他們的民調信度跟效率啊!OK,如果你要繼續當一個沒有民調公信力的媒體你就去吧,反正台灣海峽又沒加蓋,你隨時可以回去香港XD

如果這套說法成立,那很簡單嘛,以後調查只要用最精密、最謹慎、最科學的抽樣方式找到兩個抽樣樣本,用來代表全體台灣人民的前途意向,你講好唔好啊?

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

為符合人口比例,我們南部抽兩個、北部抽兩個、僑胞抽一個,很科學吧?南部...我看就以台南縣居民陳水扁做代表吧!另外一個...我想就以高雄市民謝長廷代表如何?至於北部,我想沒有人比三芝鄉民李登輝更有代表性吧!至於台北市民王世堅,我想他重然諾的個性,夠代表了吧!僑胞的話,有誰比金美齡更可信呢?

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XD

5. 無效樣本數
這個連一般比較有公信力的媒體民意調查都會忽略公布的數據。因為牽扯到一個民調是否有可信度的因素很多,從問卷題型、題目的設計,是用電腦語音訪問還是人工、調查人員的品質等....有太多的因素會影響,但受限於媒體版面與資訊傳達的訊息複雜度,沒辦法一一檢視,這時候可以用「無效樣本數」來窺知一二。

怎麼說呢?一份民調如果無效樣本數多,可能代表拒訪率高、訪問人員訓練不足、問卷題目設計有問題等造成的結果,如果一份民調是經過科學方式精密設計的,無效樣本數一定能夠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當然啦,現在詐騙集團盛行也會對民調產生一些影響,你說,你是不是接到電話是電話語音就直接掛上電話?

像我就曾經接到一通國民黨打來的民調,其中有一題問我「您是否贊成以台灣名義或以中華民國名義與大陸談判?」我當場就跟調查人員反應「你這個問題把兩個選項夾在一起,你叫我怎麼回答?」那對於這題,說不定我這個「樣本」就會被視為無效。

---------------------------------------------------------------------
以上幾個小小的提醒,希望能幫助大家以後不論是在讀報、看電視、看雜誌時,看到民調的時候,可以先用這幾個項目來分析這份民調是否可信,才不會動不動就被標題給唬住了!

‧延伸閱讀
 Yahoo知識+ ”信心水準”是什麼 降子的民調可信嗎?
 網路原生媒體的「原罪」
 違反學理的天下雜誌
 數字會說話?:報紙民調報導的可信度研究
 媒體狗仔 : BBC:聯合報的民調不準確

Monday, January 14, 2008

公民新聞實踐 - 變電所興建說明會

說來慚愧,成為青輔會的公民記者這麼久,直到青輔會弄的公民新聞平台倒店了,我的發稿數還不超過1篇(也就是只有1篇的意思啦),真是愧對納稅人啊!

但我心裡一直有個想法,如果真的要弄一個公民新聞概念的東西,一定要喚起大家對於生活周遭事物的關注才行!

有時候其實是有一個很弔詭的現象,就是主流的媒體、學者一直認為我們媒體及民眾的國際觀不足,但我想知道的,這些學者對自己家附近的事情又瞭解多少?又出力多少?

這次要來「報導」的事情,每個人家裡的附近也有可能發生的。

變電所興建說明會通知


看到這樣的通知貼在你家樓下大門口,我相信一般人應該都會注意到。是的,我家附近最近被台電「覬覦」,要來蓋一個變電所及一座電塔。到底離我家有多近呢?請看:

變電所預定興建地點,離我家不到200公尺。


我相信現代人生活絕對脫離不了電,但我對電磁波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影響也會害怕。為了這次的採訪,我事前照例上網查了些變電所的資訊。根據台電的說法,變電所就是像高速公路的交流道一樣,把從發電廠送來的電加以變壓至適合一般家庭用電的電壓後,再送到各家各戶去。換言之,變電所通常要設在人口用電比較密集的地方,效率才會比較高(請注意這裡),不然設在遠離用電集中區的話,電壓的品質會受到影響。

我不知道有多少居民會跟我一樣,在參加這次變電所說明會事前花了多少功夫去蒐集資料;只要上網google一下有關變電所的資料,就可以看到只要提到變電所,不就是爆炸啦、附近居民因為變電所電磁波導致癌症、智力受損、聽力受損等一大堆雜七雜八的病症,而且只要提到哪個地方要蓋變電所,居民幾乎都是一面倒的反對、抗議,民代見有機可乘,當然也會藉此大做文章,表達他為「人民服務」的決心。

民代請自行簽到謝謝


不用說啦,那時候剛好接近選舉,各級民意代表就算無法親自前來,也一定會派個助理來表示支持才行。也更不用說,這些民代一定都是持反對立場,和選票站在一起,義無反顧的加入抗議的行列。台下還有個里民更好玩,衝上台前說,「你們這些民意代表哪一個敢說讓他蓋的,我們就讓他蓋!

隨處可見的抗議布條


來的人數據我估計,大約近300人。我不知道這跟台北比起來如何,但我相信這大概是本里有史以來里民大會出席率最高的一次XD。

當然啦,一開始台電就大陣仗的來了兩台廂型車的人,準備了投影片,要向民眾來好好解說變電所「其實沒有這麼可怕」,只是沒想到,台電的人才正要開始解說,台下就有人帶頭大喊「供加多衝沙!」「就是不給你蓋啦!」「不要說變電所,連蓋廁所都要我們同意才能蓋!」讓台電的人無法說明下去。

人很多吧


根據居民當天散發的傳單,居民主要是認為,雖然這塊地當初在這裡國宅蓋好前,台電就已經規劃要蓋變電所及電塔,並已取得土地所有權,但這30年來台電絲毫沒有任何告知,直到現在這裡的戶口數超過2000戶、甚至有幼稚園、國小、國中等教育機構後,台電才說要開始這附近蓋變電所。居民認為,要碼你就在國宅還沒蓋好前就先蓋,沒道理說等大家都住進來了,你才說要蓋,好像把大家騙進來似的,如果有人是因為不想跟變電所為鄰才搬到這裡,你叫他們往哪裡跑?

台電則是引用「科學月刊」的內容指出,許多國外研究顯示,電磁波對人的影響很多時候只是人的心理作用,並沒有強力的證據顯示電磁波與致癌有關;若以「預警原則」掛帥,很容易會傷及新科技的研發。故他們認為民眾應該具備「明理與良好的判斷力」,不誤用預警原則;如果民眾還未具相當能力之前,「貿然實施預警會導致更多的社會負擔」。

居民發表意見


基隆市人口25年來僅成長4萬人(excel檔),安樂社區、大武崙一帶的主要變電所-武崙變電所的鄰近地區,也無大型企業營運,有什麼電力的需求,要興建新的變電所?與會的台電北區施工處地權一組經理梁坤生表示,這次變電所的興建除了主要是增加環狀供電的線路配置外,更重要的是要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因為電力的興建一定要在經濟發展之前嘛!」

梁坤生表示,現在的變電所幾乎都是採新式的屋內興建方式,房屋有鋼筋屏障,會將電磁波導入地面;而民眾平時在屋內也有鋼筋阻隔,根本就不需擔心電磁波的問題。至於雖然法令並無規定興建變電所、電塔有告知附近居民的義務,也沒有補償附近地價下跌的規定,但興建變電所的建照牽涉到都市計畫變更的部分,按照法令規定,其中的程序有一項就是要舉辦說明會,那既然現在說明會上民眾已經表達反對態度,他會將意見帶回去給公司參考,請當地居民不必擔心。

--------------------------------------------------------------------
雖然整場說明會不到50分鐘就結束了,但其實我看到了一些在理性討論公共政策上的矛盾:

地方電視台的單機作業


‧整個說明會對新聞媒體來講,其實我覺得沒什麼好報導的。因為其實這就像是每年不斷不斷的在各地上演、如初一轍的鄉土劇一樣,台電的人來說明→被抗議→民眾、里長、民意代表帶頭反對→居民表示不惜流血抗爭捍衛家園→台電人員表示會把意見帶回去給公司高層參考→散會。簡單來講,就是向台電「展示火力」,讓台電看看有多少居民會來反對,如此而已,根本沒有什麼討論的空間。

‧原來社會學家說「群眾是盲目的」果然是其來有自,在這種利害相關的氣氛下,只要有人帶頭就很容易產生混亂,缺乏理性思辨的空間,雖然我也對電磁波有疑慮,但是如果大家都已有預設立場,那還來開會幹嘛?

‧人們對於信息的選擇性理解在這裡可以說發揮的淋漓盡致。台電應該也知道,無論你找了多少學者專家、國外研究報告顯示「電磁波與人類健康無直接證據證實相關」,還是比不上一封網路流傳已久、無法證實的謠言信,那既然如此,我認為設計出一套更有說服力的說明模式,甚至是投入大量預算來宣傳、扭轉民眾對電磁波刻板印象,才應該是台電最重要的課題不是嗎?冰雪聰明的台電為什麼還要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不是沒事找罵嗎?

‧雖然我認為不理性的一昧反對是很差勁的,畢竟台電還是準備了相當的資料要來解釋,而我們只要出一張嘴就可以把台電全部打死。但梁經理在會後的說明,其實還是有很多不太能說服的地方。如果說變電所是要蓋在人口密集之處才有其意義,那為什麼這次的變電所興建的理由是為了「住宅區」的經濟發展?我覺得這是完全說不通的地方;就算當作有理好了,難道在養生觀念盛行的社會,台電仍覺得會有人願意以健康換取經濟發展嗎?

‧在文宣中質疑民眾「還未具相當能力」,是一句企圖愚民的話。台電怎麼知道知道民眾沒有具備「相當能力」?難道又是「支持XXX就是愛OOO」的邏輯嗎?也難怪里民會在會中用粗魯的言語來打斷台電自認為理性的解釋了。

民意代表究竟應該是要做對民眾有益的事,還是應該按照民眾的想法做事?如果今天變電所是無害且對社區發展有益的,而在當地民眾反對的情況下,民意代表應該帶頭反對,還是理性的說服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