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ly 01, 2008

社會記者出社會

社會記者講白了,就是要跟條子杯們博感情。

那要怎樣博感情呢?

DSC07262


因為警察是一個比較封閉的公務單位,對「記者」的警覺心也比較強,所以你必須長時間的耗在分局,看看有哪些案子移送到偵查隊,然後再「伺機發問」。

那要花多少時間才叫長呢?

據說以前的前輩們,大概每天都睡在分局或派出所。

----------------------------------------

其實我算幸運的了,一開始負責的士林、北投、內湖三區,都有幾個資深的前輩帶著我去拜拜碼頭,先有了初步認識,絕對比自己瞎衝還要來得容易上手。再加上本組雖然第一個月不給新人休假,但也沒給新人太大的壓力,於是,第一個月,我大概交了40篇稿左右,見報29篇,算是一個剛剛好及格的分數,尤其是時報宣布裁員之後。

我相信條子杯一定也有好相處的人,跑線的一個月裡,我看過很多「面惡心善」的偵察佐,只看長相都會以為「他大概不會收我名片吧」,但事實上有些警察真的很和藹,也真的很謝謝他們。

但對於做好一個稱職的,甚至是傑出的社會記者,老實說我沒什麼信心。

除了必須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可能賠上健康外,社會線不重視深度,只重視獨家的風格,我不是很喜歡。大家可以看看我的報導就知道,每天都是寫一堆刑案,就算我今天寫了100條獨家,也只不過是大條一點刑案而已,有什麼分別嗎?對於整個媒體生態來講,平面記者寫大刑案,他們只要負責跟就好,搞到後面讀者會弄清楚這條是哪家媒體獨家嗎?我想自己同業間自己知道而已。

再說,今天你寫了好幾條獨家,報社會因為你的獨家多賣幾份嗎?

如果今天真的像總編輯講的那樣「編輯部同仁沒有犯任何一個錯,是報館對不起我們」的話,為什麼還會裁員呢?邏輯根本不通!

------------------------------

記者是一個很奇怪的職業,就是從事其中的人,通常不會覺得自己是「勞工」,反而是會帶一點專業驕傲的「白領階級」(社會記者可能算領口比較髒一點的XD);也許有些記者在外面面對採訪對象的時候,人家都會因為你媒體的名字而對你敬畏三分,但在面臨公司要裁員的時候,其實大家都是龜兒子。

以前小時候總嚮往著「有一天我一定要當記者,用筆來好好改變社會」,在社會線出道,我才發現,這種「專業意識」跟「新聞理想」,講到底就是報老闆用來騙記者繼續為他效忠的迷湯,原因無他,就是因為他沒多餘的錢給你。

講真的這一個月對我來講真的是像過了一年一般,我一下離開替代役軍旅,然後參加時報考試,考上了,但又被迫放棄;不到幾天又突然被通知拉去社會組,然後正要準備衝刺的時候,公司宣布大裁員。這會不會太戲劇化了一點....。

所以要如何在媒體工作與待遇、前瞻性取得平衡,是我未來必須思考的問題;如何在未來的工作生涯中,繼續不斷的學習,增加自己的能力與多角性,是我一定要努力的方向!

來吧!出社會!看準了,就衝吧!

延伸閱讀:
 ‧裁員讓倖存者受傷更深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