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2, 2005

消費自身的公信力

民調公信力也是(倒數)第一的報紙

老實講,我看蘋果民調不爽很久了。蘋果今年第二季開始登上台灣閱報率第一的王位,除了意氣風發的在電視上打廣告說自己是「踢爆台灣社會的黑心層面」外,還把價格漲到15元。

憑心而論,蘋果在處理新聞、踢爆新聞方面確有其獨到之處,但這份報紙似乎因為是外資,完全沒有意會到它的客戶所處的社會環境及社會責任。

蘋果是個很喜歡訴諸民意的媒體,從頭版頭下標的角度、用字就可窺知。說到訴諸民意,又以民調為最直接有利的手段,於是在過去184天裡,蘋果日報一共見報了73篇民調,幾乎是每2.5天就會有個民調出現。如果再仔細看,你會發現這些民調結果幾乎都與它頭版頭報導的方向相符,而且問句也常常帶有主觀性的引導

姑且不論蘋果這些民調跟傳播理論中的沈默螺旋有無關係,純粹從民意調查最基本的常識-信度及信賴區間來看,這個身為全台灣最大的報紙,根本就是不及格。

從上頭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到,蘋果日報近半年所做的民調中,有效樣本數遠低於一般民意調查的常識「1068」(詳見圖表說明),且蘋果在報上的民調也從來不註明信度及信賴區間(是不敢吧?),這算是一個責任的媒體嗎?

更扯的是,蘋果8月29日見報的民調「您對大學教授的教學內容及方式是否滿意?」有效樣本只有201人,講難聽一點,今天很多人MSN上的聯絡人名單可能都不只200,你今天作這樣的民調還趕敢放上報紙?

我對蘋果日報並無偏見,但在貪圖方便、消費自身公信力的同時是不是也該想想,有這麼多的民眾願意相信、選擇蘋果日報,蘋果日報是不是也應該不辜負這些民眾?

[+/-] Read More...

Sunday, September 11, 2005

問題不在歌曲本身

昨日中時有讀者投書,認為目前一張CD高達三百多元,裡頭卻「只有一首好聽的歌」才會讓P2P盛行,我有不同的觀點。

創作本身是很主觀的。每一位歌手在出唱片前,都是從幾百首歌中精挑細選出10首收錄,無非是想要讓每個消費者都能聽得開心;但受限於每個人的文化資本不同,並不是對每首歌都能有共鳴。但你不喜歡這首歌,也許別的歌迷會喜歡,這點從P2P軟體的歌曲下載排行榜就可以知道,無論什麼樣的歌都有人下載。怎可以用「一張CD只有一首好聽的歌」這種主觀性的看法來抹煞歌手、創作者對於音樂的努力,讓這些未經授權的P2P業者合理化?

消費者習慣傾向「俗又大碗」的服務,這點從以往的夜市盜版猖獗到現在P2P流行就可窺知一二。重點不在於歌曲本身,而是P2P業者一個月只需收費99元就可無限下載,相對於一張唱片300元僅能聽10首歌,價格上的優勢判然立見。

網路的自由交換就是它的生命,今天Kuro關門,明天很快就會有另一個更便宜的平台興起。因此要解決P2P的問題,建議應從以下三個面向來思考:

(一) 促使法規面的完善

在全世界一片撻伐P2P的聲浪時,我國法規除了被動的處理唱片業者與軟體業者的訴訟案外,難道沒別的辦法嗎?顯然的,科技發展已經造成法規嚴重失調。一味的將舊版著作權法的「重製五件(五首歌)或市價三萬元以下的規範就是違法」修為新版的「只要未經授權就是違法」,就真能讓這些消費者、業者就範?這樣豈不是擺明了強迫市場要依唱片公司訂出的「授權價」、「CD價」主導?

我國著作權法規不該只偏重「保護創作者」的主觀意識型態及美國301條款的壓力,也應同時考量消費者對於現行CD價格無法透過市場機制決定,以及數位科技帶來的衝擊。

(二) 上下游的垂直整合

當國內五大唱片業者、IFPI疲於和P2P業者作戰,壓抑數位科技帶來的潮流時,國外的蘋果電腦卻成功的利用硬體iPod及網站iTunes的上下游垂直整合,成功打造數位音樂的成功模式。反觀國內目前僅有明碁的Qband在這塊領域嘗試,但由於缺乏主流唱片公司的挹注而推廣不易。

唱片公司不應僅有「誰侵害到我的利益我就告誰」的思維,參酌國外成功案例,重新思考如何創造P2P業者、唱片公司、下游硬體廠商及消費者皆大歡喜的垂直整合模式,著眼個人化的購買音樂方式,才能使目前困境解套。

(三) 培養網路使用者素養

Kuro一審獲判有罪的同時,台灣卻也發生全世界首位P2P使用者被判刑事罪的案例。這些使用者多半看了Kuro、ezpeer等業者在媒體大量曝光的廣告後,以為「使用者付費就是合法」的情形下遭起訴。在判決成立前,有誰很清楚的告訴消費者「這樣是違法的」嗎?

相對於P2P業者在各媒體的「宣導」,唱片業者及政府的宣導又在哪?如何有計畫的透過各種廣告、教育、政令宣導等方式,讓使用者了解著作權法的相關規範,進而建立良好的網路使用素養,才能健全網路環境。

[+/-] Read More...

Thursday, September 08, 2005

從大陸學歷認證來看台灣大學評鑑問題

日前有教授投書,認為開放承認大陸學歷,國內除了少數幾間國立大學外,其餘大學恐怕都將面臨招生不足的窘境,導致大量教授失業。我認為,如果開放後情形真如其這位教授所說,那台灣還真應該趕快開放。

如果開放大陸學歷真能使某些大學招生不足而關門大吉,那這些教授豈不是可以回流至剩下的國、私立大學,如此一來既可提升師生比及教學品質,又可讓市場力量自動評鑑,剔除缺乏競爭力的大學,豈不一舉數得?

目前台灣大學教育最為民眾詬病的,就是大學、招生數量激增,導致「菁英教育不再菁英」、大學生素質低落的問題。台灣大學數從86學年的78所到93學年一口氣增加到145所,每年「生產」約十萬名大學畢業生,有人甚至戲稱「路邊招牌掉下來壓到的都是大學生」。會造成這樣的問題,就是缺乏適當的機制去汰換辦學能力不足的大學

影響大學生素質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師生比的問題,美國常春藤盟校(lvy League)中,Stanford University的師生比為1:3,Princeton University師生比為1:6,Brown University和Dartmouth College均為1:9。這些久負盛名的高校都視品質為生命,嚴格控制學生規模,使師生比保持在理想狀態;反觀我國去年公立大學的師生比已經提高到1:20、私立大學也變成1:30,在亞洲僅優於泰國,如此怎能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教師切實的幫助?又怎能用「不承認大陸學歷」來箝制台灣學生前往大陸發展的意願呢?

至於台生自大陸學府畢業後,是否真具備如其學位之能力,筆者認為這樣的說法未免太流於台灣本位的意識型態了。北大、清大這些國際名列前茅的大學,豈會讓這些具有國際流通能力的學生砸了自己招牌?對這些憑自己努力考進去的台生而言,這種說法似乎有欠公允。

開放承認大陸大學學歷,應從台灣大學的國際競爭力及教學品質來鉅觀考量,而不是流於鎖國主義,閉起眼睛就可以解決。

[+/-] Read More...